.jpg)
OPEC及其盟友将在周二 而不是原定的周三召开监督委员 会议。
其周一召开的技术会议对 新冠肺炎病例激增表示担忧,但维持2021年 石油需求预测不变。
RystadEnergy的BjornarTonhaugen表示:“投资者不想错过可能看涨的OPEC+会议,因此价格反映出有限的乐观情绪。
但如果OPEC对 印度疫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益可能很快 就会蒸发。
”荷兰 国际集团(INGEconomics)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仍预计OPEC+将宣布对其 计划 不作任何改变。
”根据印度 疫情爆发前达成的一项计划,OPEC+将从5月1日起小幅减少石油产量削减,印度是世界第三大原油进口国,连续几天每天的新增病例超过30万例,死亡人数总计近20万人。
另一个可能最终增加市场供应的事态发展是,旨在恢复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维也纳谈判将于周二重启。
CPI破4!美联储二把手淡定回应宽松不变,市场为何不领情 克拉里达重申,随着经济重新开放,物价 上涨将是一次性的,通胀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回落。
因经济重启叠加需求旺盛, 美国上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创下近12年来最高涨幅,而 供应链和用工持续紧张正在加剧对通胀长期走高的担忧,欧美股市风声鹤唳,即使美联储明确表示尚未考虑调整货币政策,有关缩减QE和加息的疑云正在投资者心中迅速扩大。
周三收盘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挫,道指 跌近2%,标普500跌超2%为2月来最差表现,科技股抛售加速,纳指跌近3%。
通胀预期持续高企 当地时间周三盘前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 4月美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2%,远高于市场预期的3.6%,创2008年9月以来 新高,核心CPI同比增长3%,创1996年1月以来新高。
分项指标中,能源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25%,其中汽油价格上涨49.6%,燃油价格上涨37.3%。
二手车价格飙升21%,环比增长10%,全球芯片短缺阻碍了汽车生产并 推动了对二手车的需求。
此外机票价格上涨10.2%,酒店和汽车旅馆客房价格上涨8.8%,各地经济重启及消费热潮推动了新一轮涨势。
基数效应是上月CPI数据异常偏高的重要原因,去年3-4月恰逢疫情初期,强制隔离措施令美国经济几乎陷入停滞,通胀数据被扭曲。
因此,美联储内部普遍认为物价上升是暂时的,预计今年晚些时候通胀率将稳定其设定的2%目标附近。
不过供应链瓶颈或将使得通胀压力持续更长时间,这可以从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的表现上有所体现,美国房地产市场火热令木材价格累计上涨超100%,全球经济晴雨表——铜价年内涨幅也超过了36%。
制造业正面临巨大压力,以纽约为例,当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4月刷新三年新高,但企业交货时间明显放缓,支付价格指数则创下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产品销售端价格正在快速上升。
不少消费品生产商此前公布了提价计划,如金佰利、宝洁、荷美尔、可口可乐等。
随着 经济复苏提速和财政刺激措施逐步落地,消费者信心逐渐恢复,密歇根大学消费4月调查显示,未来一年通胀预期一度升至3.7%。
PNCFinancialServices高级经济学家亚当斯(BillAdams)指出,经济刺激支票、就业市场混乱和供应链问题都是是通胀的短期驱动因素,接下来雇主提高薪资吸引员工、旺盛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复苏速度超过预期或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都将成为通胀长期高企的催化剂。
但是过去 3个月已上涨逾200美元,却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回调。
一些分析师认为金价在1900美元的水平上是 超买,这可能导致一些获利回撤。
DarinNewsomAnalysis公司总裁DarinNewsom说,“ 我将固执地坚持这样的观点,即8月合约短期内超买,在日线图上将进入新的下行趋势。
下周开始,支撑位在之前的4天低点1875.40美元,跌破该水平可能触发新的短期抛售兴趣。
”接下来的一周,将 是一个超级周,数据方面,有 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欧元区CPI、美国ISM制造业PMI、美国ISM非制造业PMI、澳大利亚GDP、美国非农就业报告等数据,事件方面,将迎来 澳洲联储 利率决议、OPEC+大会、G7领导人峰会等事件。
投资者需要提前做好仓位调整和 风险规避。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 拜登为了换取 共和党支持1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在上周三与共和党 议员的会谈中提出愿意放弃大幅提高 企业税率,换为设定15%的最低企业税率。
然而,拜登的频繁 让步已在 民主党内部引起不满,一些人认为拜登对共和党让步太多。
左翼参议员桑德斯表示,共和党在两党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通过了大规模减税方案,民主党没有理由不能以类似的方法通过基建 法案。
如果谈判彻底破裂,民主党 只能动用预算协调 程序强行通过法案,启动该程序后,只需参议院50名民主党议员加上副总统哈里斯的一票,共51票即可通过法案。
然而,预算协调程序一个 财年只能使用一次,拜登本财年为了通过新冠纾困法案,已经启动过一次,若要再次使用该程序,只能等到今年10月进入下一财年后。